下雨了。
黄昏时分,一点儿不给天气预报面子,爽约了三天的雨终于开始急急地洒落。正是下班放学之时,街上自然是忙碌一片。人们并不急于躲避,都忙忙地往家赶,似乎淋湿了衣服也并不很介意。不多时,街上便人影寥落。刚刚还尘满面鬓如霜的房屋、树木转眼清新了许多,安静地在雨中静默着。远眺屋后的校园,空寂无人,一览无余的学校操场像湖水一般,竟映出了树的倒影。
喜欢雨。喜欢雨所带来的那分清冷的感觉。雨天不会很潮湿,却很清爽,很宜人。
已是黄昏,更兼风雨,多少总会有些许独处的寂寥。夜幕慢慢降临,路灯像听到命令似的齐刷刷地亮了。夜,又多了些许暖意。一个人的时候,喜欢不开灯于昏暗中头抵着玻璃窗听隔窗传来的沙沙雨声,看那雨点儿像赶赴什么约会似的,急急地到路灯下面汇集。于是被那桔色的灯光映照着的路面便有了几分热热闹闹的舞台的感觉。夜幕无边,浓得化不开的夜沉默着,繁茂的树木沉默着,窗后的我沉默着,静观那一隅的繁华。看着看着,就想起一句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于是,心头凭空添了一点伤感,一点怀念,一点沧桑。
同样的一场雨,文人骚客可以借景抒情,发思古之幽情:“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以英雄气长、安之若素:“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也可以一抒愁绪儿女情长:“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可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也可以听雨打芭蕉吟啸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说到听雨,说到雨带给人的不同心境,有一首词特别喜欢,那是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一首听雨,把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人生况味、不同的人生际遇表现的淋漓尽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少年听雨,其乐融融,歌楼、红烛、昏罗帐,听的是浪漫,要的是情调。中年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中年听雨,客舟阔江行,云暗断鸿鸣西风,听的是半世的心酸沧桑,读的是满目的世态炎凉。鹤发皓首,是非成败转头空,一世的悲欢离合,道是有情却无情。老年听雨僧庐下,听得是云卷云舒,宠辱不惊。于是,不喜不忧,安枕而眠,一任阶前雨,点滴到天明。
真的是雨声也醉人,何必丝与竹。
记得,听听那雨声。
|